×

登录

咨询热线:400-168-0561(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放射医学 > 复习指导

CT影像诊断基础——颅脑

2021-11-09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马老师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博傲教育小编今天整理了“《CT影像诊断基础》——颅脑”的内容供大家复习巩固。

一、颅脑

       (一)病变的基本CT表现

        1、脑实质密度改变 与正常脑组织相比,病灶的密度变化分为:

      (1)高密度灶:指密度高于正常脑组织的病灶,如钙化、血肿、肿瘤等。

      (2)等密度灶:指密度类似于正常脑组织的病灶,如亚急性出血、脑肿瘤、脑梗死等。通常根据脑室、脑池的移位和变形或在周围水肿带的衬托下,可以判断等密度病灶的存在。

      (3)低密度灶:指密度低于正常脑组织的病灶,如部分脑肿瘤、囊肿、脑梗死、陈旧性出血、脑水肿或脑脓肿等。

      (4)混杂密度灶:指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度的病灶,如颅咽管瘤、恶性胶质瘤和畸胎瘤等。

       2、结构、形态改变 发现病灶后,还应该注意病灶的大小、部位、边缘、数目,病灶内有无出血、坏死,以及病灶周围有无水肿、中线结构是否有移位、脑室和脑池的大小、形态有无变化等。

       3、对比增强改变 根据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血供情况的差异,注射对比剂后,会产生相应的密度改变,从而能更好地显示病灶。

      (二)颅脑常见疾病的CT表现

       1、颅脑损伤 (头皮软组织伤、颅骨损伤、脑实质损伤)

      (1)颅骨骨折

       ①颅盖骨折:多为线性骨折、凹陷骨折,骨折片陷入颅腔,压迫脑组织;位于大静脉窦部的骨折。

       ②颅底骨折:颅底骨折绝大多数是线性骨折,个别为凹陷骨折;按其发生部位分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骨折。

       CT表现:CT是颅骨骨折的主要检查方法,表现为骨折的连续性中断、移位,还可见颅缝增宽分离;并能确定颅内血肿的位置、氛围和周围的脑水肿,以及脑室变形和中线移位等情况。颅底骨折常累及颅底孔道,从而损伤通过的神经血管,并可发生鼻窦粘膜增厚、窦腔积血;前中颅底骨折多见,前颅底筛板骨折易造成脑膜撕裂,形成脑脊液鼻漏;中颅底骨折易累及视神经管、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和破裂孔。

      (2)脑挫裂伤:指颅脑外伤所致的脑组织器质性损伤,包括脑挫伤和脑裂伤。

       CT表现:①损伤区局部低密度改变:其大小从几厘米至全脑,形态不一,边缘模糊,白质区明显。约有1/3为多发病灶。低密度区数天至数周后,有些可以恢复正常脑组织密度,有些进一步发展为更低的密度区,提示脑组织软化。挫裂伤重并且范围大者,晚期可出现脑内囊性病灶。②散在点片状出血:位于低密度区内,形态常不规则,有些可融合为较大血肿。3~7天开始吸收,1~2个月完全吸收或遗有低密度区。③蛛网膜下腔出血:较重的脑挫伤常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大脑纵裂池、脑池、脑沟密度增高。但数天后密度即减低、消失。④占位及萎缩表现:挫裂伤范围越大,占位效应越明显。表现为同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重者出现脑疝现象。水肿高峰期过后,占位征象逐渐减轻,后期出现脑萎缩征象。⑤合并其他征象:如脑内血肿、脑外血肿、颅骨骨折、颅内积气等。

       2、颅内血肿 颅脑损伤后引起颅内继发性出血,血液积聚在颅腔内达到一定体积,形成局限性占位性病变,产生脑受压和颅压增高症状,称为颅内血肿。

      (1)硬膜外血肿: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

       CT表现:平扫血肿表现为颅骨内板下双凸形(梭形)高密度区,边界锐利,血肿范围一般不超过颅缝(可跨中线),血肿密度多均匀。后期血块完全液化呈低密度,可见占位效应。

      (2)硬膜下血肿: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 

       CT表现:急性期表现为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表现为高、等、低或混杂密度。硬膜下血肿范围广泛,不受颅缝限制(但不跨中线),由于常合并脑挫裂伤,故占位效应显著。

      (3)硬膜下积液

       CT表现:可直接显示硬膜下积液,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与脑表面间薄的新月形低密度区,其密度略高于或等于脑脊液密度。局部脑回轻度受压。

      3、脑血管疾病

      (1)脑梗死: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常见有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

       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主要病因是脑的大或中等管径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闭塞。

       CT表现:①脑组织内的低密度区,24小时内CT检查可无阳性表现或仅显示模糊的低密度区。24小时后CT检查可显示清楚的低密度区,其特点是低密度区的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相一致。②占位效应:脑梗死后2~5天为脑水肿高峰期,此时可有占位效应。③脑萎缩:一般在脑梗死1个月以后出现。

       腔隙性梗死:是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CT表现:基底节区或丘脑区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直径为10~15mm,无明显占位表现,可多发。4周左右形成脑脊液样低密度软化灶。

      (2)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

       CT表现:①急性期:脑内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灶,CT值在50~80Hu,灶周出现水肿,血肿较大者可有占位效应。②亚急性期:血肿密度逐渐减低,灶周水肿由明显到逐步减轻;血肿周边吸收,中央仍呈高密度。③慢性期:病灶呈圆形、类圆形或裂隙状,病灶大者呈囊状低密度区。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动脉瘤破裂。

       CT表现:直接征象:脑沟、脑池密度增高,出血量大时呈铸型。间接征象:脑积水、脑水肿、脑梗死、脑内血肿、脑室内出血、脑疝等。

      (3)动静脉畸形(AVM):CT平扫时表现为边界不清的混杂密度病灶,其中可见等或高密度点状、线状血管影以及高密度钙化和低密度软化灶。增强可显示异常血管和引流血管。

      (4)颅内动脉瘤:指颅内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

       CT表现:平扫为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缘清楚,增强有均匀强化,CTA三维立体重建可显示动脉瘤及其与载瘤动脉关系。

      (5)颅内肿瘤

       星形细胞肿瘤是原发颅内肿瘤最常见的类型,约占60%。肿瘤主要位于白质内,向外可侵犯皮层。星形细胞瘤分为1~4级,1、2级分化良好,恶性度低;3、4分化不良,恶性度高。

       CT表现:幕上Ⅰ、Ⅱ级星形细胞瘤。大多数表现为脑内均匀的低密度灶,类似水肿,少数为混杂密度病灶;约1/4的病变有钙化;肿瘤边界大多数不清楚。

       1、2级分化良好,恶性度低。

       Ⅲ、Ⅳ级密度不均匀,肿瘤中的高密度常为肿瘤内出血,钙化出现率很低。

       3、4级分化不良,恶性度高。

       少突胶质细胞瘤为颅内最易发生钙化的脑肿瘤之一。 

       CT表现:钙化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特点,钙化可呈局限点片状、弯曲条索状、不规则团块状。

       室管膜瘤起源于室管膜细胞。   

       CT表现:肿瘤多位于脑室系统内,以第四脑室内为多。肿瘤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其内可有散在低密度囊变区和高密度钙化。

       脑膜瘤为常见的颅内肿瘤,仅次于神经上皮肿瘤。

       CT表现:典型表现肿瘤以宽基底靠近颅骨或者硬脑膜:可有颅骨的增厚、破坏或变薄等脑外肿瘤的征象。

       垂体腺瘤按体积分为垂体微腺瘤(<10mm)和垂体大腺瘤。

       CT表现:垂体微腺瘤需冠状位和薄层增强扫描;垂体大腺瘤:肿瘤呈圆形,也可呈分叶状。冠状位扫描显示肿瘤呈哑铃状,这是由于伸于鞍上,中部受鞍隔束缚之故。

       颅咽管瘤可沿鼻咽后壁、蝶窦、鞍内、鞍上至第三脑室前部发生,但以鞍上多见。 CT表现:肿瘤以囊性和部分囊性为多,CT值变化较大。

       松果体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肿瘤多呈球形,包膜完整,也可浸润生长。

       CT表现:松果体生殖细胞瘤于三脑室后部出现,边缘清楚,稍不规则、不很均匀的略高密度灶。钙化常见而清楚。

       听神经瘤是脑神经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的神经鞘,绝大多数为神经鞘瘤。

       CT表现:肿瘤居岩骨后缘,以内耳道为中心。肿瘤多为类圆形,少数为半月形。可压迫第四脑室,使其变形闭塞,形成阻塞性脑积水。

       脑转移瘤

       CT表现:肿瘤密度不等,60%~70%的病例为多发,且多表现为很小的肿瘤却有广泛水肿,此为转移瘤的特征。

       以上就是博傲教育小编关于“CT影像诊断基础——颅脑”内容的整理,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备考资料请关注医学考试在线放射医学频道!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20年专注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