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口腔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妊娠期龈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医学资格考试在线搜集整理口腔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妊娠期龈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相关辅导内容如下,请准备参加2016年口腔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生及时查看。
妊娠期龈炎
病因
妊娠期龈炎指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使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妊娠期龈炎的发生率报道不一,约在30%~100%之间。
1.局部因素
菌斑微生物仍然是妊娠期龈炎的直接病因。妊娠期的妇女若不注意维护口腔卫生,致使牙菌斑、牙石在龈缘附近堆积,易引发牙龈炎症,若同时有食物嵌塞和不良修复体存在,更易加重牙龈的炎症。
2.全身因素
妊娠不是引起牙龈炎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菌斑的存在,妊娠并不会引起牙龈的炎症。妊娠期龈炎的发生,只是由于妊娠时性激素水平的改变,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增强,使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或改变了特性。牙龈是女性激素的靶组织,妊娠时血液中的女性激素特别是黄体酮水平增高,妊娠6个月以后可达平时的10 倍,这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和液体渗出增加,加重了牙菌斑所引起的炎症反应。
妊娠期龈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细菌的组成也发生了变化,中间普氏菌明显增多而成为龈下优势菌,该菌的数量、比例及妊娠期龈炎的临床症状随妊娠月份及血中黄体酮水平的升高而变化;分娩后,中间普氏菌的数量降至妊娠前水平,临床症状也随之减轻或消失。有学者认为黄体酮在牙龈局部的增多,为中间普氏菌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临床表现
妊娠期牙龈症状的临床变化常见于妊娠期4~9个月时,有效地控制菌斑可使病变逆转。
一、妊娠期龈炎:患者一般在妊娠期之前即有不同程度的牙龈炎症,从妊娠2~3个月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至于8个月时达到高峰,且与血液中孕酮水平相一致。分娩后约2个月时,牙龈炎症可减轻至妊娠前水平。妊娠期龈炎可发生于个别牙或全口牙龈,通常以前牙区为重。牙龈边缘呈现鲜红色或暗红色,质地松软、光亮,可见显著的炎症性肿胀、轻触牙龈极易出血。一般没有明显疼痛,但严重时可以看到牙龈局部形成白色膜状物或溃疡,有轻度疼痛。
二、妊娠期龈瘤:也称作孕瘤。通常在妊娠第3个月,牙齿之间的牙龈部分出现局限性增生肿胀,可有蒂状组织与深层牙龈相连。龈瘤生长较快,颜色鲜红,质地松软,易出血,一般直径不超过2cm.临床上也可见到因妊娠期龈瘤过大而妨碍进食的患者。据报告妊娠期龈瘤在妊娠妇女中发生率约为1.8%~5%,多发生在个别排列不齐的牙齿周围。前牙尤其是下前牙唇侧多见。妊娠期龈瘤的本质不是肿瘤,不具有肿瘤的特性。分娩后,妊娠期龈瘤大多数能自行缩小,但必须除去局部刺激物才能使病变完全消失。
医学考试在线提醒:手机用户可访问执业 医师考试网:(http://m.ykpass.com.cn)。
口腔助理/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325401
口腔助理/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980703
口腔助理/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70731865
执业医师微信公众号:eduyishi,关注微信,执业医师考试资讯、考试试题、试 听课程一手掌握!
扫二维码下载医学考试在线博傲金题APP: 医师人机对话考试形式提前演练!
![]() |
![]() |
![]() |
博傲护理 | 博傲药师 | 博傲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