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 628 6615(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执业中药师 > 政策解析

简单地了解一下 银翘散;温病; “流感”。

2017-08-25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杨老师

  2017年执业中药师考试报名通知已经公布,医学考试在线小编搜集整理了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相关资料如下,请预备报考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的考生参考!

  简单地了解一下 银翘散;温病; “流感”。

  主要内容:

  名满天下的银翘散:与银翘散有关的现代中成药

  一、了解 银翘散;温病; “流感”。

  二、服用银翘散的注意事项。

  名满天下的银翘散:与银翘散有关的现代中成药

  古方银翘散,可能没听说过?那么,维C银翘片呢?(别名:强力银翘片),有没有?还有银翘解毒片?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口服液?银翘伤风胶囊?银翘双解栓?连花清瘟胶囊?。。。。。。

  上述现代中成药,你可能听过甚至服用过。。。其实上述列举的就是以古方银翘散为基础药方制成的现代中成药。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发出来的维C银翘片(别名:强力银翘片),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医院药房、零售药店、大中小学、街道厂矿卫生所使用最多的可以有效缓解流感症状的中成药明星药品,没有之一。

  据搜狐2014年的报道,“维C银翘片曾被誉为“新中国药品史上的创举”和“中西药结合的完美典型”。 在维C银翘片问世至今的30多年里,一直是人人吃得起的“百姓药”和效果好的“特效药”。维C银翘片产量最高的上市公司一年单一品种销售额达到6亿元。”

  近几年,早已名满天下的银翘散再次成为焦点,以银翘散为基础药方制成的连花清瘟胶囊,成为抗流感的一个新的选择。钟南山院士团队研究发现,对于甲型H1N1流感,连花清瘟胶囊在缩短病程和减少病毒载量上与奥司他韦相疗效相似,可作为治疗H1N1 病毒感染另一有效药物;治疗甲型H3N2流感,早期应用连花清瘟胶囊,效果比利巴韦林好很多;而且连花清瘟胶囊可以显著改善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的症状和存活率,可降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从而改善肺部炎症。(出自搜狐报道,参见下图:)

  哇,这么厉害!那么,银翘散什么来头?

  一、了解 银翘散;温病; “流感”。

  1、 了解 银翘散

  银翘散出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吴鞠通在继承了清代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参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撰写了《温病条辨》七卷,对温热病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清代四大温病学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银翘散为温病初起,邪在上焦所设,并随证加减,衍生出多个变方。一般认为,银翘散在《温病条辨》中的地位犹如桂枝汤之于《伤寒论》。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条:“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咳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第五条:“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余症悉减者,减其制。”   )

  重新排版并换算计量单位如下:

  银翘散

  【组成】 连翘一两(30克) 银花一两(30克) 苦桔梗六钱(18克) 薄荷六钱(18克) 竹叶四钱(12克) 生甘草五钱(15克) 芥穗四钱(12克) 淡豆豉五钱(15克) 牛蒡子六钱(18克)

  【用法】上杵为散,每服六钱(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现代用法:加入芦根适量,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化裁】 若胸膈闷者,加藿香3钱,郁金3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清热生津);项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衄者,去荆芥、豆豉(因其辛温发散而动血),加白茅根9克,侧柏炭9克,栀子炭9克,清热凉血以止衄;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然后看看现代版的银翘散,出处:《中国药典》)2015版。

  分隔线内容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版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典包括凡例、正文及附录,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均应遵循的法定依据。所有国家药品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典凡例及附录的相关要求。

  银翘散

  【处方】 金银花100g 连翘100g 桔梗60g 薄荷60g 淡豆豉50g 淡竹叶40g 牛蒡子60g 荆芥40g 芦根100g 甘草40g

  【制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与主治】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用法与用量】 温开水吞服或开水泡服。一次一袋,一日2~3次。

  【规格】 每袋装6g

  古方银翘散和中国药典2015版的区别貌似主要在于芦根的处理方式不一样。

  2、温病、“流感”。

  古人把疾病分两大类:外感和内伤。记得我的老师说过,为了方便理解记忆,简单地说,除了外感病,其余的都属于内伤。这样果然很容易记住,到现在我也没忘掉。

  然后,外感分为温病和伤寒。

  记得我的老师还说过,大部分“流感”偏于温病初起或风热一类,这个也好记。因为“瘟”和温同音啊。

  这样,如果不想太复杂化的话,了解一下温病,就可以了解一下所谓的“流感”了。

  中医疾病分类(也可以参阅以下的思维导图)

  一、外感

  1、温病 (感受温邪引起的外感急性热病)

  (1)温热性温病 (发热,伤阴。有卫气营血之变。)

  风温 (春天温风过暖产生风热邪气,感之为风温。)

  春温 (冬受寒邪,伏至春季所发的温热病。)

  冬温 (冬日应寒而反温,产生风热之邪,感之为冬温。)

  暑温 (夏天易产生暑热邪气,感之为暑温。)

  秋燥 (秋天干燥,早秋近夏,热而燥,易产生燥热邪气,感之为秋燥。)

  (2)湿热性温病 (湿邪阻滞气机。多按三焦规律传变。)

  湿温 (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易产生湿热邪气,感之多为湿温或温热夹湿。)

  伏暑 (夏感暑邪内伏,发于秋冬。)

  2、伤寒 (感受风寒之邪引起的外感急性热病)

  二、服用银翘散的注意事项。

  使用注意:

  1、风寒和湿温、温热夹湿不宜服用。

  2、银翘散不宜久煎。

  《温病条辨》银翘散的煎煮描述非常细致明确,〝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要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也〞。

  “即取服,不能过煮,肺要取轻清,”:

  肺属于上焦,〝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注1)

  “过煮则味厚入中焦也〞:

  入中焦指的是卫气营血的气分。所谓味厚就是轻清宣透的、芳香发散的,已经挥发掉了,剩下的就是清热解毒的苦寒成分,只是用于清气分的、清里的。

  举个例子比如银翘散方中的金银花,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苦寒);另一个功效是疏散风热(辛凉透表,轻清宣透)。在《中药学》分类里,金银花既是清热解毒类,又是解表类。

  银翘散取其辛凉透表、轻清宣透的功效即疏散风热,如果久煎,则芳香发散的成分挥发掉了,剩下的只有偏于清热解毒的成分(功效)。就达不到原方(用于温病初起、风热证。病位在上焦,肺。)所需的疗效。所以不能久煎。

  所以,银翘散的煎法很有讲究,是保证疗效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按《温病条辨》,银翘散是煮散剂。“。。。上杵为散,每服六钱(18克),鲜苇根汤煎。。。”。现代制药有的制成丸剂,按理是会影响疗效。

  如果证情较重,建议尽量服用汤剂,接近煮散剂带有汤剂的特点。这种状况不建议服用丸剂。

  (注1:“治上焦如羽”是中国传统医学温病学派---清代吴鞠通为其创立的三焦辨证中治疗大法之一,其三焦辨证治疗大法的原文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非轻不举形容药性轻清、非平不安形容药性平和、非重不沉形容药性重坠。上焦部位最高,而近于表,所以治上焦的病,宜用如羽毛那样轻清升浮之品,否则药过病所;中正平和如秤杆之平衡,中焦处于上、下焦之间,是升降出入的枢纽,故中焦有病用药须不偏不倚,即不能用上焦轻清升浮,又不宜用下焦滋腻潜降;下焦部位最低,而偏于里,用药须重浊,犹如秤砣那样沉重之品,才能直达病所。)

  我们能押中考题,当然知道考什么!课程咨询热线:400-6286615

  我们连续三年押中30道以上的原题,扫描下面的“yaoshiv”微信二维码或加QQ群号,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说不定有考试原题哦:

  QQ群:执业药师交流3群227510343、中药群:291876905   西药群:290551102、 2元众筹群579383454、 免费课件领取群129224834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博傲藥師         金题App免费下载,注册时填写邀请码850[海量试题][历年试题]等着你!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400-628-6615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医考培训
高端品牌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