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 628 6615(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执业中药师 > 政策解析

走出自我药疗的误区

2017-09-15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杨老师

  2017年执业中药师考试报名通知已经公布,医学考试在线小编搜集整理了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相关资料如下,请预备报考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的考生参考!

  走出自我药疗的误区

  如今“大病上医院,小病去药店”已渐渐成为人们的保健习惯,不少人也开始学习如何进行自我药疗,自我保健。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老百姓的自我药疗仍存在不少误区,“小病变大病”的事故仍在不断发生。究其原因,是一些误区令老百姓无法准确地进行自我药疗。

  误区之一:自以为是。有的人认为凭自己的经验水平,要治好身上的病是绰绰有余的,于是自己当医生,把家中的药箱当“医院”,随便找些药吞下了事。即使上药店买药,他们也是一意孤行,只按自己的喜好购买,听不进售药师的指导和忠告。

  随着保健意识的日渐提高,家庭药箱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需品,为老百姓的自我药疗开了方便之门;但同时也为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带来了隐患,家庭药箱的确为人们带来了方便,但终究无法取代“医院”的地位。致病原因千差万别、药性各有好坏,同时用药诸多禁忌,对于这些,患者都只是略知皮毛而已。毕竟,大多数患者都不是医生,不了解其专业知识,如果自以为是,根据表面症状盲目服药,这样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真正的病因被忽视,小病也可能因此变成大病。另外,自以为是,随意服药,可能因为药物适应症、副作用知之不详,由于服用不当而加重病情,贻误治疗时机。

  误区之二:偏听偏信。偏听偏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盲目相信售药者的推荐,二是迷信道听途说的所谓偏方、秘方。一些不正规的药店缺乏专业医师,无法对患者的咨询作出正确解答,但为了做成生意,哪怕没有对症的药,也会推荐功效相似的药,也有些药店经营者为暴利而出售假药、劣药,甚至过期药物。另外,一些保健品公司为了推荐其产品,往往与药店合谋坑害消费者,向他们推荐一些并无治疗功效的保健品。结果花了冤枉钱买了一大堆不管用的药,贻误了病情。

  误区之三:痴信偏方、秘方。有一些患者极为热衷于收集所谓的“祖传秘方”、“偏方”,以为它们是灵丹妙药,能药到病除。但是如果真的不经医生的指导,擅自按“秘方”、“偏方”进行治疗,将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首先是所谓的“秘方”、“偏方”鱼龙混杂,有的是“游医”杜撰的,有的以讹传讹,错误百出,如果按“秘方”、“偏方”去治病,后患无穷。二是一些偏方或许真有其效,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以它们治病,成功率往往少于危险性。有人就因为迷信偏方,忽视其药物毒性而中毒致死。

  误区之四:贪图便利。这一心理在农村更为突出。不少人觉得去医院看病是很麻烦的事,为了一个小病就去排队挂号看病,再加上现在看病费用增加,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个负担,而在农村,由于医疗条件很落后,大医院距离太远,看病不方便。这些人为了节省开支,贪图方便,于是舍医院而进行自我药疗。

  虽然政府推行医疗制度变革,人们可以“小病去药店”,但不等于说我们可以完全脱离医生的指导,自行诊病,自行购药。毕竟,我们并非专业人士,即使知识水平再高,也无法与医生相比,更何况自身主观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们更难以客观地为自己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因此,患了病还是应该找医生看一看,不要盲目相信自我感觉,也不要执迷于偏方验方,更不应贪图便利而因小失大。

  我们能押中考题,当然知道考什么!课程咨询热线:400-6286615

  我们连续三年押中30道以上的原题,扫描下面的“yaoshiv”微信二维码或加QQ群号,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说不定有考试原题哦:

  QQ群:执业药师交流3群227510343、中药群:291876905   西药群:290551102、 2元众筹群579383454、 免费课件领取群129224834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博傲教育         金题App免费下载,注册时填写邀请码850[海量试题][历年试题]等着你!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400-628-6615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医考培训
高端品牌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