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小伙伴们带来了中综易错考点大汇总,以方便大家快速掌握先关知识点。
(一)
1.腐苔不主湿温
2.绛舌主血瘀不主瘀血
3.紫舌主寒极、热极、血瘀、酒毒
4.胸满、呕逆、飧泄、遗溺属于足厥阴肝经病证
5.《丹溪心法·咳嗽》 :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
6.《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了治吐血三法:行血、补肝、降气
7.《金匮要略·黄疸病》 :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8.《千金要方》将痢疾称为“滞下”
9.阳痿涉及肝、胃、肾三经
10.肠痈按压足三里会有压痛
11.鳖甲(潜阳补阴)善治阴虚风动
12.气对血液和津液运行的作用是:温煦、固摄、推动
13.气对尿液和汗液有控制调节作用的功能是:气化、固摄
14.芒硝可冲入煎剂或开水溶化后服
15.芦荟、巴豆不入煎剂
16.虚寒证的表现恶风恶寒、畏寒肢冷、喜暖喜按
(二)
1.菊花能凉肝熄
2.《医学心悟》系统论述了“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3.胶艾汤主治冲任虚损、阴血不守之崩漏;或妊娠胞阻,滑胎漏下
4.《医宗必读·积聚》提出了初中末三个阶段的治疗原则
5.痉证之邪壅经络证:刚痉用葛根汤,柔痉用瓜蒌桂枝汤
6.《医学心悟》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为下消
7.支饮之饮多寒少症见喘咳,痰涎壅盛,用葶苈大枣泻肺汤
8.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食少便溏,神疲乏力,便血,鼻衄,崩漏
9.阳亢化风不会出现角弓反张(热极生风、破伤风或马钱子中毒)
10.大肠湿热证的临床表现:下利黏冻或黄色稀水,口渴,小便短赤,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
11.豨莶草入药部位为地上部分
12.马兜铃和瓜蒌的用药部位是果实;白果和决明子的用药部位是种子
13.六磨汤治疗便秘的主要功用是:调理肝脾,导滞通便
14.肺胀与心、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三)
1.绛舌薄白苔的主病:
(1)阴虚火旺,复感风寒;
(2)表邪未解,热入营血
2.芍药自《本草经集注》始分为赤芍和白芍
3.久病舌绛而痿为阴亏已极
4.消渴病并发偏瘫的机制:阴虚热炽,炼液成痰,痰阻经络,蒙蔽心窍
5.《素问》论厥:
(1)指突然昏仆,不知人事;
(2)指肢体和手足厥冷
《伤寒论》论厥主要以手足厥冷为主
6.实热实火不是胃阴虚的病因
7.治疗梅毒的常用药物:土茯苓和轻粉(苦参、升药也可治疗梅毒,但较少使用)
8.治疗阴虚盗汗有标本兼顾作用的药物是:白芍、五味子、牡蛎
9.风燥伤肺之咳嗽的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轻宣凉润(凉燥),温润止咳(热燥)
10.《丹溪心法》认为腰痛的病机多为湿热、肾虚、瘀血、挫闪、痰积,没有寒凝
11.与肺脾肾三脏有关的病证有:饮证、癃闭、水肿(淋证为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四)
1.脉浮数而空为虚阳外越,鼓动脉道所致,是亡阳的表现
2.只入心肝二经的重镇安神药是龙骨,朱砂只入心经
3.党参、黄芪、太子参专治脾肺气虚
4.苍术首载于《证类本草》
5.《难经》首先提出积和聚的区别: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
6.败毒散和三仁汤的比较
败毒散主治气虚外感,症见憎寒壮热,肢体酸痛,咳嗽有痰,胸膈痞闷,脉浮数而重取无力。
三仁汤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脉弦细而濡,舌苔白,口不渴
7.中风脱证治当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8.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脏腑分阴阳,脏与腑是一个整体;
(2)五脏与形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3)五脏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
9.对肺司呼吸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是:
(1)宗气司呼吸的功能;
(2)肾的纳气功能;
(3)肝主疏泄,调节气机的功能;
(4)心主行血的功能(正常的血液运行维持着呼吸的正常进行)
10.五味子宁心安神而不能清心安神
11.佛手、香橼、玫瑰花可以疏肝和胃
12.由感冒诱发和传变的病证是:肺痈、肺胀、哮证,没有肺痿和肺痨
(五)
1.“肾者,胃之关也”主要针对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
2.《灵枢·五色》:鼻:明堂;眉间:阙;额:庭;颊侧:藩;耳门:蔽
3.大建中汤原方要求药后“饮粥二升”,并“当一日食糜粥”
4.脾胃伤于寒湿,症见脘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者,治宜选用厚朴温中汤(脾胃寒湿气滞证),平胃散还有“嗳气吞酸”的症状
5.气厥实证症见:突然昏仆,四肢厥冷(或不温),呼吸气粗,苔薄白,脉伏或沉弦,治宜顺气解郁开窍,而不是理气达郁
6.阴偏盛的病机:
(1)阴邪偏盛;
(2)阳不化阴,滋生痰湿;
(3)阳气被遏而寒湿
7.中气下陷不会出现便血的症状
8.菟丝子、沙苑子都能养肝明目,而不能清肝明目
9.参苓白术散配伍桔梗的用意:
(1)宣肺利气;
(2)载药上行;
(3)培土生金
10.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见于肝血虚、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阴虚会出现眩晕耳鸣,但无失眠多梦的表现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分享的内容,更多考研相关内容,可关注医学考试在线网!
博傲护理 | 博傲药师 | 博傲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