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咨询热线:400-168-0561(免长途费)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复习指导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精选知识点汇总

2021-12-17 来源:医学考试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者:纪老师

        相信广大的医考生对于考试知识点的汇总归纳非常感兴趣,因为知识点的汇总归纳帮大家节省了时间并且能更高效的进行知识点记忆,今天博傲小编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精选知识点汇总】相关内容,内容如下:

        1.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时行感目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泛的传染性、源行性
        2.哮病与嘴证的鉴别:喘证和哮病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推肩,摇身撷肚,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亦伴呼吸困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
        3.哮病的辨证论治:
        冷哮证--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嘴:方药: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热哮证--治法: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药: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证--治法: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方药:小青龙加石音汤或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证--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嘴:方药:三子养亲汤。
        虚哮证--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痍;方药:平嘴固本汤。
        肺脾气虚证--治法: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方药: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证--治法: 补肺益肾;方药: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4.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臭浊痰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5.肺痨的辨证论治:
        肺阴亏损证--治法:滋阴润肺;方药:月华丸。
        虚火灼肺证--治法:滋阴降火;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气阴耗伤证--治法:益气养阴;方药: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阴阳两虚证--治法:滋閉补阳;方药:补天大造丸。
        6.心悸的辨证论治:
        心虚胆怯证--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
        心血不足证--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药:归脾汤。
        心阳不振证--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水饮凌心证--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方药:苓桂术甘汤。
        阴虚火旺证--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药: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瘀阻心脉证--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药:桃仁红花煎。
        痰火扰心证--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药:黄连温胆汤。
        7.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室,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主要病机为心脉痹,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

        8.不寐的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9.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颠顶,由于受邪之脏腑经络不同,头痛之部位亦不同。大抵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颠顶部位,或连目系。

        10.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最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
        11.中风的证论治:
        急性期--中经络:
        风痰瘀阻证--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凤阳上扰证--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
        明虚风动证一治法:滋阴潜阳,息风通络;方药:镇肝炮风汤。
        急性期中脏腑:
        阳闭证--治法:清肝息风,豁痰开窍;方药:玲羊角汤合安宫牛黄丸。
        阴闭证--治法:諮痰息风,辛温开窍;方药: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脱证(阴竭阳亡)--治法:回阳教明,益气固脱: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风痰瘀阻证--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方药:解语丹.

        气虚络瘀证--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
        肝肾亏虚证--治法:滋养肝肾;方药: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12.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搞,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为特征,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发作后常有疲倦力等症状。病理因素主要有风、火、痰、瘀,又以痰为重要。
        13.痴呆的基本病机为海不足,神机失用。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均有关系。
        14.胃痛的证论治:
        寒邪客胃证--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方药:香苏散合良附丸。
        饮食伤胃证--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方药:保和丸。
        肝气犯胃证--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
        湿热中阻证--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方药:清中汤。
        瘀血停胃证--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
        胃阴亏耗证--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脾胃虚寒证--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药:黄芪建中汤。
        15.胃痞是指以自觉心下害,胸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16.呕吐的辨证论治

        外邪犯胃证—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方药:藿香正气散。

        食滞内停证—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方药:保和丸。

        痰饮中阻证—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肝气犯胃证—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药:四七汤。

        脾胃气虚证—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脾胃阳虚证—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方药:理中汤。

        胃阴不足证—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方药:麦门冬汤。

        17.噎膈是指吞咽食物梗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

        18.呃逆以理气和胃、降逆止呃为基本治疗原则。

        19.腹痛的证论治

        寒邪内阻证—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湿热壅滞证—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方药:大承气汤。

        饮食积滞证—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方药:枳实导滞丸。

        肝郁气滞证—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

        瘀血内停证—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

        中虚脏寒证—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方药:小建中汤。

        20.痢疾的辨证论治

        湿热痢—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方药:芍药汤。

        疫毒痢—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方药:白头翁汤。

        寒湿痢—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方药:不换金正气散。

        阴虚痢—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方药:驻车丸。

        虚寒痢—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方药: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休息痢—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方药:连理汤。

        21.便秘是指大便排出困难,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基本病机属大肠传导失常

        22.胁痛的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其病理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类。其病变脏腑主要在于肝胆,又与脾胃及肾相关。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

        23.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24.黄疸的辨证论治

        阳黄:

        热重于湿证—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方药: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证—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方药: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胆腑郁热证—治法:疏肝泄热,利胆退黄;方药:大柴胡汤。

        疫毒炽盛证(急黄)—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方药:《千金》犀角散加味。

        阴黄:

        寒湿阻遏证—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方药:茵陈术附汤。

        脾虚湿滞证—治法:健脾养血,利湿退黄;方药:黄芪建中汤。

        25.积证是以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理因素:以血瘀为主。

        26.水肿的辨证论治

        阳水:

        风水相搏证—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方药:越婢加术汤。

        湿毒浸淫证—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水湿浸渍证—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方药:五皮饮合胃苓汤。

        湿热壅盛证—治法:分利湿热;方药:疏凿饮子。

        阴水:

        脾阳虚衰证—治法:健脾温阳利水;方药:实脾饮。

        肾阳衰微证—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瘀水互结证—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27.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癃与闭都是指排尿困难,二者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别,因此多合称为癃闭。

        28.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29.咳血的辨证论治

        燥热伤肺证—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方药:桑杏汤。

        肝火犯肺证—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

        阴虚肺热证—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方药:百合固金汤。

        30.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以上【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精选知识点汇总】内容由博傲小编整理,如果您觉得文章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的话就收藏分享一下吧,想要了解更多的医考知识点,那就快来关注博傲医学考试在线网!

推荐课程

推荐图书

×
热线电话
400-168-0561
备考QQ群
医师群: 457349802
护士群: 398775807
护士群: 392484747
药师群: 375711639
备考微信群
博傲护理 博傲药师 博傲医师
20年专注医考